禮金的困惑?不能說出口的秘密

雖說香港今時今日已經是個現代社會,但談到婚筵習俗,不少人仍然會按傳統而行,為求滿足「四大長老」。在眾多儀式當中,相信最令新人頭痛的是禮金這一環。

這門學問,沒有公價有章可循,但要是女家父母稍有要求,明碼實價要求一筆為數不低的金額,便容易惹來刁難之嫌,隨時談不上攏;要是他們表示「無所謂」,相信新人更會不知所措,要再揣摩他們的「底線」是多少。

Photo from Pinterest

傳統上在舊時代,嫁出去的女兒就如潑出去的水,女方家庭一般不會再收到女兒所付的家用,因此他們都特別緊張這筆又稱聘金的禮金。來到21世紀,顯然這套思想已不受用,但在今日意義層面上,禮金仍然是男方感謝女方家長對女兒養育之恩的表示,另一方面亦是孝敬老人家的一點心意;而對開明的家長來說,他們更會視之為儀式之一,但求金額夠好兆頭。

彈性組合 形式多變

由於沒有公價,現代禮金的金額眾說紛紜。有指禮金應該是男方一至三個月的薪金。一般人所定的金額可以由3萬至10多萬不等,不過合理不合理,終究還要視乎雙方家長(當然特別是女方)的心意如何。在此,新人與家長的溝通極為重要,需知道現代的婚筵安排可以非常靈活,禮金除了以現金形式奉上,常見亦會將酒席、親友人情、金器、餅卡 等一併考慮在內。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 酒席男家全包,女家只收禮金,不再收人情(或只收女家親戚人情)
– 酒席男家全包,女家只收人情,不再收禮金
– 酒席男家全包,女家人情禮金全收
– 不舉辦婚宴,男家奉上金額較高的禮金

新人同心 量力而為

在現代社會,結婚不再是賣女,新人在婚後仍然會繼續供養各自父母,因此一般現實中很少女方家長會再於這方面「企硬」。說到底,禮金和婚宴開支的責任最終還要視乎新人與雙方家長的溝通。建議新人在這方面也應該一起站在同一陣線,女方在事前可向父母嘗試「摸底」,了解父母心目中的金額是多少。

畢竟結婚擺酒都是豐儉由人,考慮到婚後開支會更大,如果新人對禮金感到有壓力,建議與父母開門見山的商量。當然,如果男方在婚前能與女方家長建立良好關係,一切都會事半功倍。

衝破文化差異屏障

要是另一半是外國人,相信平日生活上你們都克服了不少文化差異的矛盾。但到了談婚論嫁時,你可能要有預備要花一定時間去化解另一半與父母對婚禮的不同期望。外國文化不是每個國家也有「禮金」,嚴格上在西方傳統,他們更認為婚禮費用是應該由女方家長負擔,原意為讓女方家長答謝男方餘生對女兒的照顧。

始終婚禮只是一時,婚姻才是一世;婚禮形式也只求開心和討好兆頭,不想令任何一方失望,無論是那一種情況,新人時刻與父母的緊密聯繫才是關鍵。有了好的溝通基礎,家長才更容易體諒你們的處境。